极客猫 - 机器人少儿编程STEAM教育解决方案提供商
首页>趣资讯>正文

资本寒冬之下,B2B地推人员怎么办?

2016-08-15 14:47:19 作者:托比

前几天看到某农业平台裁员的事情,心底五味杂陈。我们有个判断,裁地推/销售(以下简称地推,这是一个让B2B人很揪心的词),是前期以GMV为核心KPI的B2B平台的必经之路。今天,从局外人的角度,和大家一起探讨B2B地推的过去、现状与未来。

  关于裁员,大家可以看看本·霍罗维茨的《创业维艰: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》。

1. 过去:没有B2B地推,就没有B2B交易撮合平台的诞生

  B2B 1.0的模式最大问题在于用户习惯的未形成,B2B 1.0是一种IT端的部署,但是广泛企业用户中普遍不具备应用的能力,这种应用能力从信息检索到询盘动作都没有,“只发布,不匹配“是造成B2B平台信息冗余、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  没有应用能力意味着平台需要成为应用能力的提供者,和B2C不同,我们很少看到平台的外部合作伙伴来协力做这个事儿,因为所有有这个知识基础的机构在疯狂的从中获益,为什么要转变成这样一种角色?于是乎,平台把拥有这种技能、能力的人从原有组织中撬出,从他们的柜台、他们的电脑前挖到平台的撮合部门,这使得平台第一次有了专人对信息、尤其是可达成交易的信息进行撮合配对,从而形成B2B的交易形态。

2. 现状:B2B地推人员将被裁掉,无论早晚

  B2B平台的地推人员在长期工作的延续性上面临着巨大的调整,一方面可以称为激励设定问题,一方面可以称为业务逻辑问题。

1)  激励设定问题

  这个问题来自于沿袭——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他们在原有机构中的收入构成方式,尤其是算法和比例。问题在于,现有体量已远远超过原有机构的体量,造成对资金消耗程度的预测不足。

  简单说,我们以前曾有一个模糊的认识,撮合业务与自营业务的倍数有一个参照值是10:1,这个数字没有太多定量的依据,是一些模糊的认识,参照物包括B2C中的阿里VS京东,一个企业从传统自营贸易转向撮合业务的企图心,以及撮合的转换率问题。这个数字对于这个问题很有效,因为这个10倍意味着10倍的激励——同时别忘了地推激励和对终端客户的补贴在同时运营——这对于资金的消耗是巨量的。所以激励的KPI如果设定如旧,必然会面临问题。

2)  业务逻辑问题

  前面对于撮合的由来有一个说明。如果业务发展顺畅,长期来看用户习惯的提升意味着自我应用的广泛接纳,届时地推的撮合职责将被企业自身的操作意识取代,其岗位职能将无法反应出来。一旦这些人员失去了对公司的价值,结果不言自明。

  更现实的,恐怕是这个“资本寒冬”。在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对于业务指标从GMV走向营收、走向毛利的当下,撮合的转化率、自身附加值的变现成为重点。更严峻一点,在开源的可能性不大的前提下,节流成为唯一保证公司存活,走的更远的方法。而地推部门作为人员数量和成本的大部门,自然会受到最大的冲击。

3. 未来:B2B地推——贴身服务者的可行性

  在2015年10月的沙龙上,我们有过这样一个结论,所有仅以价格为卖点的B2B平台都没有核心价值,需要建立自己的附加值承载。在钢铁面向次终端市场的交易中,仓储、配送和加工这些环节在提供附加值而不是简单的谁比谁便宜的问题,因为企业都在考虑综合成本。那么B2B地推人员是否可能成为附加值的提供者,提供面向买方的贴身服务?

  业务上看,贴身服务者更多需要扮演Outsourcing、供应链公司的角色,并在业务流程服务中尽可能多地引入平台的附加值业务;在组织结构上,仍然需要看是否有可能把这一业务组剥离,形成一种内部孵化的“第三方服务商”。目前可能缺少成熟的案例直接对标,在快消领域我们能看到一些宣传上的贴身服务存在,比如说给终端便利店提供的各种服务,目前我们暂时还缺乏数据来衡量这一业务的价值。更具体的案例欢迎大家联系我们。

  今天和一个B2B的老人聊到这个话题,他的说法总结性很强,“地推和免费是两个无边坑,但人人都要从这两个坑趟过来”。

  今天的这个话题远比我们的观点有价值。欢迎正在经历这一煎熬的创业者,和我们一起分享自己的做法与效果。祝福B2B创业者,且行且珍惜。


在这个资本寒冬的映衬下直营地推团队在瑟瑟发抖,而第三方地推团队和平台也许正迎来一阵阵暖流!

立行互动科技报道
分享:
网友评论
账户
密码
还可以输入 200
登录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趣地推立场。
最新评论
×
账号登录
账号注册
已有账号? 登录
意见反馈